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奋楫扬帆,70年逐梦笃行,70年辛勤耕耘,今朝硕果累累。格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奋楫扬帆,70年逐梦笃行,70年辛勤耕耘,今朝硕果累累。格尔木秉持“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的农业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慢慢地增加品牌建设,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招商引资增添新翼,促进农业经济经历薄弱到壮大、单一到多元、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农村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农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品质大幅度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地增强,三农“稳定器”作用凸显,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952年解放时,格尔木是一个鲜为人知、原始封闭的戈壁荒滩,只有1136名少数民族同胞从事单一的纯牧业生产,拥有各类牲畜1.96万头(只)。1954年青藏公路在格尔木破土动工,格尔木由此建政,慕生忠将军种植的“二十七亩”小水萝卜成为格尔木产出的第一代农作物,1958年诺木洪农场在大格勒乡垦荒1300亩,当年播种小麦725亩。1958年至1962年是大开荒时期,开垦荒地46909亩。1965年筹建格尔木农场,开垦荒地53470亩,格尔木农业经济迈出发展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格尔木紧跟改革发展脚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农民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林牧渔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1亿元,比1982年增加12.63亿元,增长159倍,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分别增加9.19亿元、0.34亿元、3.04亿元、0.05亿元,分别增长307倍、174倍、77倍、7.5倍,均呈现跨越式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2023年,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增长7.2%,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分别年平均增长5.4%、2.3%、5.7%、2.2%。
从单一纯牧业优化为农业发展占主导,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全面均衡发展,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结构由
不断挖掘高寒干旱天气特征情况下粮食生产潜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1995年市政府出台“菜篮子工程”建设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菜篮子工程和生产种植积极性,从传统的萝卜、白菜、土豆、小麦等种植作物积极拓展为蔬菜、瓜果、中草药材等种类相对丰富的高效益经济作物,突破以粮为主的单一格局,粮、经、饲、药“四元”结构基本形成,特别是中药材小枸杞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1962-202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由0.20万亩增加到11.4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0.18万亩增加到0.74万亩,1971-2023年经济作物种植培养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4.0%提高到93.5%。
分利用高寒、昼夜温差大、沙漠面积广等特点,自2012年引进藜麦种植,新型特色产业藜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壮大,发展成效明显,2023年藜麦种植培养面积达到1020亩,产量270吨,实现产值216万元。
自2008年以来,格尔木市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充分的利用特有地理优势、气候特点,走“生态兴农,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以枸杞为主、藜麦、沙棘为代表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发展绿色、有机枸杞,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思路,加快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地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引导标准化科学种植加工,从农户零散种植到形成规模化产业,不断的提高枸杞品质,绿色有机逐渐成枸杞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23年,枸杞种植培养面积9.43万亩,较2008年增长3.7倍,年均增长4.6%,占全部农作物种植培养面积的82.5%,产量为2.12万吨,产值为8.27亿元。截至目前,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芝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垦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格尔木市建成枸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出口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枸杞认证1万亩,德国BCS有机枸杞认证1.5万亩,国内外有机双认证0.3万亩。
全市上下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发展枸杞产业,初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拉动农牧业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培育青海省著名商标企业2家,枸杞加工公司制干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进一步巩固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2023年枸杞出口1414.23万元,出口额连续11年位列全省第一,达到全省枸杞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全市共培育涉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7家,其中枸杞生产加工销售企业9家。格尔木康普、杞盛、亿林等8家枸杞企业入选“神奇柴达木”优品企业名录。“青藏优品”平台上架产品120余种,开设线家。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首个枸杞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投资2亿元建成格尔木特色生物产业园,吸引青海格尔木垦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睿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格尔木杞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商户入驻产业园,园中已投资936万元,建立红枸杞锁鲜生产线万元,建立黑枸杞清汁生产线万元,建立二次烘干线与枸杞制干剂生产线。现已建成格尔木市枸杞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2.05亿元,源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HACCP管理体系认证,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增加了本地枸杞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积极培育新型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深层次地融合式发展,充分的发挥企业贴近市场、信息灵敏、技术引进转化快的优势,加大枸杞产品研制力度,枸杞泡腾片、枸杞饮料、枸杞饴糖、枸杞酒等精深加工产品相继推出市场,促进了产品增值和产业增效,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壮大了企业实力,亿林、源鑫堂、杞晟、伊克、芝润等企业相继通过省州农牧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认定。
建政初期格尔木畜牧业主要以牛羊为主,羊肉和牛肉销售是农牧民主要经济来源,改革开放为畜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畜牧业开始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方向转变。“十二五”初期,市委市政府提出“做精一产、提升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的策略,“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唐古拉藏羊”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大对地域品牌的保护和开发,逐步扩大特色农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有效促进农牧民群众产业增收。2023年实现牧业产值1.44亿元,是1977年的10倍。全市主要畜牧产品产量为0.87万吨,是1977年的17.5倍,其中,牛奶、羊毛产量1690万吨、265吨,分别是1977年的4.8倍、2.1倍。
格尔木始终把科技服务“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赋能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计划项目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培育壮大农牧业科学技术创新力量,推动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助推农牧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尔木从省内外积极引进瓜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通过示范和推广,在农业新品种更新上不断实现突破,逐步推动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同时,重点引进和推广蔬菜良种繁育技术、日光节能温室建造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大力促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现已推广种植西瓜、草莓、油桃、青贮玉米、油葵等农作物。2023年,西瓜产量82吨、草莓21吨、油桃20吨、食用菌12吨、青饲料332亩、油葵139亩。如今,科技与农业实现了“双向奔赴”,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新画卷”,格尔木市乡村振兴产业正蓬勃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各项强农惠农兴农政策全面落地实施,农牧民踏上收入稳定增长快车道,生活水平全方面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全面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1249.44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9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5.6%,比城镇居民年均增速高0.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9880元,稳居全省第一。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08:1缩小到2023年的1.66: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消费结构提质升级。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2305元,比2013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3.2%。格尔木市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2023年末,乡镇医疗机构71家,其中乡镇卫生院4个,拥有医院病床37张;村卫生室67个,拥有床位49张。2023年8.5万人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医疗保险,2.8万人参加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民生保障更有力,有效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70年来,格尔木紧紧抓住“三农”发展机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三农”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滚滚的历史车轮驰入新时代,“三农”发展开启新篇章,迈出新步伐,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踏步向前。今后格尔木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三农”新发展理念,快速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格尔木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祖国高原靓丽风景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传递烘干机设备加工生产行业资讯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 ...
2025-01-30新明悦4G120自走式割晒机是一款高效、快捷的农业机械,适用于多种作物的收割。以下是对其适用作物...
2025-01-30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 ...
2025-01-30新明悦4G120自走式割晒机是一款高效、快捷的农业机械,适用于多种作物的收割。以下是对其适用作物...
2025-01-30